欢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官网! 今天是202144
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践行为民情怀 传递爱心接力——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三献”工作综述

时间:2023-01-17 浏览量:561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2022年,自治区红十字会“三献”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宣传动员、捐献服务、人文关怀、人道救助、缅怀纪念等方面开展工作,切实增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提升工作质效,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微信图片_20230118160624.jpg


加强阵地建设 核心业务提质增效


加强上下联动、强化部门协作,在设立固定入库点、定期回访与保留、信息资料互通共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了共同宣传、共享资源、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内蒙古分库累计库容量达51439人份,全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42例,其中二次捐献5 例、境外捐献2例;遗体(角膜)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83250人,实现捐献380例。新增协调员19名,全区在册协调员达到81名。


微信图片_202301181606341.png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看望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代表中华骨髓库和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颁发荣誉证书。


微信图片_20230118160643.png

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跨省完成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图为全区第1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齐景浩在大连完成采集。


拓宽宣传渠道 生命教育深入推动


结合“3·5”学雷锋纪念日、“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者日和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关键节点,联合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卫健委等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三献”捐献知识,深入开展“爱心相髓+生命教育”“生命接力+生命教育”活动,以点扩面,讲好红十字故事,营造了传播大爱、温暖人心、汇聚力量的良好风尚。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118160530.png

第八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期间,为全区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个人颁发“两免”荣誉卡。


厚植人道情怀 为民服务更加凸显


2022年,自治区红十字会共投入9万元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购买保险,投入27.8万元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遗体(角膜)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发放慰问金和人道抚慰金,投入19.5万元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者发放困难家庭救助;开展“冬暖童心•关爱血液病患儿在行动”“六一儿童节•情暖血液病儿童”主题活动,投入24.3万元为149名血液病儿童送去了人道救助;投入10万元支持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馆和广场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118160747.png

2022年11月25日,自治区红十字会开展“冬暖童心,情暖血液病患儿红十字在行动”主题慰问活动,为疫情期间住院治疗的70名患儿送去了关爱。


凝聚工作合力 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组建成立内蒙古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总队,并在全区范围内招募了“三献”志愿服务骨干40名。全区现有44个“三献”志愿服务队、1800多名志愿者在基层一线开展工作,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贡献着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118160757.png

2022年8月,内蒙古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总队成立。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118160322.png

2022年3月5日,自治区红十字会开展“学雷锋办实事 无偿献血志愿行”主题活动。


社会各界爱心力量不断汇聚、志愿捐献和登记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可能有生命的再次绽放。2023年,我们坚信,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正确指导,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与参与,有全区广大红十字工作者、红十字会员、志愿者的努力奉献,全区“三献”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助力健康内蒙古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