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官网! 今天是202144
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战“疫” 中的人道力量 | 2022年自治区红十字会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综述

时间:2023-01-19 浏览量:632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2022年呼和浩特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红十字会切实发挥职能优势,全力服务防控大局,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3.45亿元,支出3.43亿元,全区红十字系统共接收捐赠款物6.52亿元,接收、支出均创历史新高;支援价值1456.76万元的防疫物资150万件(只、顶、套、双等),分503批(次)支援196家高校、医疗机构、社区、区直机关单位等重点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组织3万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倾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疫情防控作出应有的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守望相助 · 投身抗疫前线


疫情发生后,会党组靠前指挥,现场督导,排兵布阵,协调各方,全力以赴,筑牢“防护网”、架起“连心桥”、当好“贴心人”。


与以往疫情、灾情相比,“9.28”抗疫物资需求量巨大。我会充分发挥快速、高效、精准、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在抗疫最紧急、抗疫一线最需要、最紧要关头,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发运物资,有效缓解了燃眉之急,成为抗疫物资最重要的补充渠道之一。


棉帐篷、折叠床、棉被、棉褥、棉衣、防潮垫、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防护面罩、防护服......一批又一批抗疫急需物资持续发运、星夜驰援,日均紧急调拨物资8.4批次、2.5万件,支持高校、医疗机构、区直单位以及社区等重点领域疫情防控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01.png

10月1日,帐篷、折叠床、棉衣、棉被褥、医用外科口罩等72万元库存物资装车发运。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07.png

10月3日,联合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紧急采购6辆负压救护车驰援而来。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13.png

与自治区工商联赴方舱医院 为一线防疫工作者送温暖、送关怀。


自热饭、方便面、火腿肠、榨菜等食品,棉大衣、口罩、防护服等抗疫急需物资,火速采购、火速发放,为呼和浩特方舱医院、驻呼高校等疫情防控重点单位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截图_选择区域_20230120090347.png

与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联动,摸清困难群众底数,精准实施救助,为138个区直机关单位包联社区的6900户困难群众,送去装有米、面、油的爱心包,将党和政府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凝心聚力 · 搭建爱心桥梁


在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物资的同时,自治区红十字会主动回应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诉求,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搭建起捐赠人与受助人沟通服务桥梁,做好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工作。


疫情大考面前,长江三峡、国家能源、中石油、中石化、中广核等央企,内蒙古电力、包钢集团等国企,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勇当中流砥柱,冲在前、做表率。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19.jpg

伊泰、乌兰、东源科技等民营企业勠力同心、奉献大爱、慷慨解囊、鼎力支持抗疫工作;大唐药业、格林特制药等本土企业心系人民群众,捐赠防疫药品、口罩等医疗物资,迅速运达抗疫一线。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25.png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都尽己所能,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聚薪成火、微光如炬,大爱汇聚、温暖青城。经历过疫情的不易,也让我们见证了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


这样的大爱善举,充分诠释了北疆儿女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大义,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内蒙古人的时代风采和责任担当,凝聚起风雨共担、共克时艰的坚强信心,激荡起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31.png

3.45亿元,不只是一串串数字,更是捐赠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抗疫精神。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重托,我们深感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会“要高效运转,增强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两透明、两公开”,主动接受监督,让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不辜负捐赠人的深情与厚望。


“疫”无反顾  · 守卫安全防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抗疫战场上,党员干部冲在前、做表率;红十字志愿者不舍昼夜、无私奉献,他们在疫情防控中逆行而上,以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堤坝,凝集起所向披靡的无穷力量,鼓舞起同心抗疫的磅礴斗志。他们,成为抗疫一线的最美风景。


“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在很多人眼中,大学生们还是一群孩子。凡是关乎他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事,都是天大的事。应该把支援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好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做为红会工作重要的任务之一。”杨凤屹同志这样说。10月27-11月14日,在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时期,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办公室主任李鑫被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抽调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督导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主动融入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帮助学校查漏洞、补短板,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在一起,直到最后1名学生平安顺利返乡。在抓好督导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调度红十字会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工作,向19所驻呼高校援助140批次帐篷、棉衣、口罩等24类抗疫物资,分配数量达340638件,为高校师生加防护、送温暖、增信心、添动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跑出“人道红”的速度和力度。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37.png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左二)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督导高校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统一要求,派出强力、张海军两名党员干部,下沉到新城区中山东路办事处中山社区通信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二人深入社区后,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家里事来办,把独居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得到居民的充分肯定与赞誉。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44.png

图为强力(右)、张海军(左)两位同志在查阅疫情防控台账资料。


“我是党员,我先上!”封控居家的42名党员干部亮出身份,积极参与居住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参与核酸检测、卡口值守、秩序维护等工作,换一个岗位发光发热。


坚守“疫”线,逆行而上。作为红十字会的有生力量,志愿者们一呼百应、迅速集结,挺起脊梁、鼓足干劲,坚守“前哨”,无怨无悔、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平安。全区295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3万余名红十字志愿者,投身联防联控工作,开展了核酸检测、卡口值守、环境消杀、心理疏导、车队专班“追”阳等志愿服务,成为抗疫一线一支重要的力量、红十字精神的一面旗帜。忙碌的身影、无私的奉献、执着的坚守......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虽然没有耀眼光环,但他们以萤烛之光,点亮了奉献和信念的光芒,这些光汇聚在一起,同样灿若星辰、熠熠生辉。

  

微信图片_20230120090251.jpg


关键时刻彰显责任担当,危难险重砥砺初心使命。在疫情大考面前,自治区红十字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初心践行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行动中,把使命落实在围绕中心、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岗位上,同心同向、团结一致,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为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屏障贡献了人道力量。


时序更迭中,始终难忘的是战“疫”者的身影;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足迹。那处处闪耀在北疆大地的“人道红”,淬炼熔铸了“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厚植积淀了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家国情怀,播撒耕耘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爱种子,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画下了一抹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