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官网! 今天是202144
当前位置: 文章详情

险!4分钟救下一条命

时间:2022-12-13 浏览量:454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2021年11月的一天,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卫生院工作人员郝某在打羽毛球时,突发心搏骤停,晕倒在地,周围的群众干着急帮不上忙......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史文君挺身而出。得知事发所在苏木党群服务中心的应急救护点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他激动万分,立即找人帮忙取来,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学过应急救护技能的史文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对郝某进行抢救,在做了两轮心肺复苏后,郝某逐步恢复了自主呼吸,意识渐渐清晰。


郝某被及时送到医院,得到了有效治疗,医生说:“你真是幸运,巴音乌兰这么偏远的地方竟然能有AED。如果当时没有及时进行除颤,后果很难想像”。


那么,为何偏远的巴音乌兰苏木会有自动体外除颤仪?这还要从中旗红十字会在那里设立应急救护点说起。


16个应急救护点配备了AED



微信图片_202212141122323.jpg


微信图片_202212141122391.jpg


2021年,乌拉特中旗红十字会在巴音乌兰苏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1个应急救护点,还配备了轮椅、担架、自动体外除颤仪等设施设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托该应急救护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应急救护系统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教授他们学习了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这也为日后郝某免遭不幸、顺利得救埋下了伏笔。



微信图片_202212141122461.jpg


今年12月5日,乌拉特中旗红十字会副监事长张小红在接收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乌拉特中旗红十字会在当地人口相对密集场所实施了16个应急救护点(角)项目,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应急设备,并持续开展面向社会各界的救护员和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救护员共培训1802人,普及性培训8878人。特别是在机场、汽车站、信访局、市民中心等群众活动相对集中的场所都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从2020年开始,红十字会将自动体外除颤仪重点配备到了偏远的苏木镇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当地卫生院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黄金4分钟是最佳抢救时间


采访中,张小红说,AED就是自动体外除颤仪,是能够自动监测心律,并通过快速电击让心跳从异常恢复到正常的急救工具。各苏木镇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简单、使用便捷,有语音式指导,应急救护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施救。患者在心跳骤停时救护人员在最佳抢救时间即“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对其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能最有效制止患者猝死。


下一步,乌拉特中旗红十字会将大力推进“红十字救在身边”行动,对全旗适龄人员进行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对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救护员培训,让大家扎实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法及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使用方法,全力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水平,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