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欢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官网! 今天是202144

人道  博爱  奉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正文

生命接力 大爱传递 | 凡人善举:生命之花的另一种绽放

时间:2025-04-07 浏览量: 作者:

当生命接近尾声,如何让“再见”变得动听?如何让告别更具分量?

捐献器官,帮助更多需要活下去的人——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嘎海花村村民包海军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24年12月28日,包海军因急性败血症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在弥留之际,他曾向奈曼旗红十字会郑重表达了捐献器官的意愿。在举行了简朴的告别仪式后,包海军的遗体被送往内蒙古民族大学基础医学部,为医学事业贡献最后的力量。 

时光回溯至奈曼旗红十字会“三献”志愿者们初次见到包海军时,无不惊讶于眼前这位年轻力壮、笑容明朗的小伙子。“我们原以为选择器官捐献的会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没想到他如此年轻。”志愿者萨初拉回忆时感慨道,“他的选择,是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也是最无私的奉献。”当被问及为何决定捐献器官时,包海军略显腼腆表示,许多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离世,如果他的绵薄之力能带给一个家庭希望,甚至重生的机会,他愿成为传递爱与光明的人。朴实的话语铿锵有力,如春日暖阳般温暖在志愿者们的心田,这份无私赋予生命新的高度,更彰显出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包海军的感人事迹已传遍乡里,成为激励人心向善的佳话。而这样的生命礼赞并非孤例——多年来,一朵朵“生命之花”以更高尚的方式延续绽放,为无数家庭点亮希望。 

据统计,通辽市现有器官捐献登记人数7324人,成功捐献38例;全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累计达8.6万人,实现遗体、人体器官捐献540例,这些平凡英雄以无声大爱谱写了感人篇章。 

- 2014年,科左中旗门达镇姜家窝堡村的武桂兰老人,在通辽市红十字会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老伴李树林在她的影响带动下于2021年也庄严地写下了捐献志愿书,共同约定逝世后捐献遗体回报社会

- 2016年6月,开鲁县杨志红一家四口签署捐献协议,成为全县首个“家庭捐献”案例,以实际行动践行“人人心存美好,处处春暖花开”的信念。

- 2023年6月,霍林郭勒市一名37岁脑出血患者捐出肝脏与双肾,挽救三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 2024年1月,奈曼旗治安镇尹春老人成为该旗第5位遗体捐献者。

- 2024年3月,科左中旗希伯花镇海河屯嘎查的49岁村民陶俊去世,简单朴素的仪式后,他的眼角膜被静态冷藏空运到呼和浩特市为患者带去光明。

……

这些故事让人们坚信,人性的美好源自心灵的纯粹,生命的高度在于为他人奉献的勇气。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更多人珍视生命、传递善念,让“生命之花”以更璀璨的方式绽放,照亮人间希望。


来源:通辽市红十字会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双台什街(01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