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欢迎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官网! 今天是202144

人道  博爱  奉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正文

内蒙古在“博爱家园—韧性社区”国际研讨会上交流经验

时间:2024-12-18 浏览量: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12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共同举办,贵州省红十字会承办的红十字博爱家园韧性社区国际研讨会在贵州贵阳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何维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可主持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签署《探索“博爱家园—韧性社区”项目方法模式国际认证意向声明书》。

农业农村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外交部国际司,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蒙古、柬埔寨、尼泊尔、加拿大等7个国家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各省级红十字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有关负责人等参加论坛,并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韧性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韧性社区建设”两大主题进行经验分享和圆桌讨论。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作为参加交流的6个省份之一,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韧性社区建设专题作经验分享。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作经验分享。


2013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系统累计投入“博爱一日捐”等资金2.3亿元,实施“博爱家园”项目1018个,受益群众46.9万户125万余人。尤其是在围绕适应气候变化引起的易发灾害方面,就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社区的预警系统、提高居民的应急响应能力以及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互助等策略开展了积极尝试和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应对干旱灾害方面。实施博爱家园项目65个,受益群众2.7万户6.6万余人。在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展“抗旱运水车”项目,为社区配置抗旱运水车,组建“红十字应急供水队”,在旱灾发生时为受灾地区农牧民提供巡回供水服务。在通辽市、包头市等地开展“博爱水井”“博爱抗旱水窖”“草原博爱机井”等项目,保障人畜应急用水。在兴安盟、通辽市等地开展“小型农田改造”项目,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今年,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开展了香港红十字会支持的博爱家园-韧性社区“小型水库清淤治理”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储蓄丰水期降雨,备枯水期利用。

(二)应对冰冻灾害方面。实施博爱家园项目25个,受益群众1.9万户4.6万余人。在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开展“暖棚”“暖圈”等项目,提升群众的生产能力。在赤峰市、包头市等地开展“饲草储备库”项目,保障冰冻灾害期牲畜饲草的供应。今年,重点在呼伦贝尔市启动实施了香港红十字会支持的“预警响应”试点项目,包含建设饲草储备库,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组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团队,按灾害预警级别开展现金救助、派发饲草等内容。通过制定预警响应机制,在灾害发生前,按机制启动响应,向易受损性高的牧民群体提供支援,帮助他们在冰冻灾害中渡过难关、保存生产能力,降低灾害导致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洪涝灾害方面。实施博爱家园项目117个,受益群众5万户13.8万余人。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开展“博爱桥”“红十字便民路”“红十字防洪堤坝”等项目,解决雨季群众出行难题,抵御洪灾风险。

(四)助力节能环保方面。实施博爱家园项目77个,受益群众5.9万户15.8万余人。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开展“光伏发电”项目,解决草原牧民生产生活用电难题。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开展“太阳能路灯”项目,方便群众夜间出行。通辽市创新开展了“无人植保机”项目,利用无人机进行肥料和农药作业,保障种植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地开展“垃圾转运”“卫生改厕”等项目,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在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展“粮食深加工”“果蔬冷藏保鲜库”等项目,提高地产农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总会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推动博爱家园项目建设,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助力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社区建设,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双台什街(010040)